明冠新材(688560)2025年半年度西湖娱乐城- 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 APP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5-08-22西湖娱乐城,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西湖娱乐城APP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国内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现象依然明显,行业内卷压力并未得到改善。根据光伏行业协会公布数据,1-6月硅料、硅片产量同比下降20%以上,而电池片、光伏组件产量同比虽有增长,但是同比增幅明显收窄。今年3-5月光伏装机抢装期后,光伏产品价格在小幅上涨后又恢复到年初水平,部分光伏产品价格甚至低于年初价格。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伏产业链部分企业订单压力,但从7月光伏产品价格走势看,部分光伏产品订单价格仍然在成本线徘徊,光伏行业发展内外环境将继续面临较大挑战。
光伏发电是全球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刚需,具备发电成本低、生产安全,可助力全球各国降低能源成本,解决能源短缺;光伏发电绿色低碳,促进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发电将能源供应工业化,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继续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绿色发展政策下,受益于全球气候状况变化影响以及国内光伏产业政策持续发力,国内光伏累计装机量超1000GW,占国内总发电装机容量30%以上,已迈入光伏电力太瓦级时代,对全球低成本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巨大,但行业仍面临增速放缓和价格无序竞争的发展压力。
2025年3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5〕44号。通知要求,各地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组织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营造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探索促进碳减排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光伏电力交易及市场有序竞争。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2025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2025年1-6月,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212.21GW,同比增长107%,占2024年全年光伏装机量的76%,国内光伏装机量总体保持高位。光伏产品产出和出口方面,2025年1-6月,全国光伏组件产量310GW,同比增长14.4%,占2024年全年光伏组件产量588GW的52%。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和硅片出口量均同比下降,但光伏电池片受海外组件产能扩张带动国内电池片出口市场需求同比增长74%。当前,因海外市场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问题等因素影响,国内光伏组件对欧洲、美洲和中东市场的出口量均出现同比10%以上的降幅,导致上半年国内光伏组件整体出口量同比下降2.82%。
目前,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影响,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产品价格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产业链光伏产品产能短暂过剩明显,迫使光伏行业进入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出清阶段,行业调整周期保持延续状态。中国光伏协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和下半年形势展望指出,202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总体需求稳定,乐观预测国内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上调至270-30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上调至570-630GW,预测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与2024年同比略有增长。行业协会乐观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将达1078GW。
光伏产业链企业降本压力持续增加,为满足下游战略客户对N型高效BC、HJT光伏组件的封装需求,公司推出了“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智能网栅膜”、“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智能网栅膜+超低水透背板”整体封装方案,解决了N型高效组件和轻质组件的封装技术难点。2025年1-6月,公司胶膜销量同比增幅14%,但因行业订单价格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5%,报告期完成胶膜出货5751万平米,收入与销量未能同比例变动,是因受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胶膜价格内卷;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背板业务受背板产能过剩及单面组件占比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太阳能电池背板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完成背板出货635万平米。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政策则以安全认证为核心,通过强制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国内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减少无序扩张,鼓励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国际贸易与关税政策则对中国企业出口形成一定压力,其中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若含有来自中国等敏感实体提取加工的电池关键原材料,将失去补贴资格并对锂电池产品加征关税,欧盟《电池与电池法》对锂电池供应链的碳足迹等作出规定,限制部分中国锂电产品对欧盟出口,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产能扩张压力,推动了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
2025年,软包锂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未来将朝着固态化、成本更低、应用领域更广泛等趋势发展,软包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软包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对封装铝塑膜来说即是成本技术压力,也是拓展铝塑膜产品市场份额的良好发展机遇。2025年,随着国产铝塑膜性能的不断优化升级,保障电池安全性和寿命,国内市场的国产铝塑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近几年,从国产铝塑膜和进口铝塑膜数据对比看,进口铝塑膜整体同比下滑,国产销量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国产铝塑膜市场占比将提升至约50%。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首次公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支持政策日益完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装机规模快速增加,新型储能行业逐步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储能锂电池的增长将对储能电池封装用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增量需求。
公司以“可靠的新材料伙伴”为发展愿景,通过“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成本领先”措施,实现公司“人才领先、奋力创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不断突破、追赶、领先为发展方向,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共创共赢”的合作关系,努力成为新能源封装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领域专注新型复合膜材料研发和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绝缘背板》国家标准制定的主要起草和修订单位之一,也是《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复合膜》T/CIAPS0005-2018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家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公司及子公司明冠锂膜均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专注于N型太阳能电池全套封装材料的研发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整体解决方案。凭借在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提出了XBC、HJT、TOPCon等N型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始终以研发高效N型组件的封装材料为核心,秉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新产品开发管理体制,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为客户持续提供高品质、高价值产品和高效服务。2025年1-6月,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方面,重点开展了“新型无主栅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无主栅电池片的串片工艺和组件性能研究、XBC电池光伏组件用高效封装膜材开发、N型TOPCon电池封装胶膜及应用方案研究与开发、HJT电池用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应用方案研究与开发、钙钛矿光伏组件专用封装胶膜的研究与开发”等研发项目,同时开展了“动力电池用隔热板铝塑膜的开发、适应低温电解液铝塑膜的开发、固态电池铝塑膜”等锂电池铝塑膜新产品的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旨在提升N型XBC组件、HJT组件、TOPCon组件和软包锂电池等新能源封装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及一致性,并实现研发新品的量产和批量出货。
2025年1-6月,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销售出货合计6386万平米,同比下降16%;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销售出货5751万平米,销量同比增幅达14%,光伏组件封装胶膜产品产销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受行业内卷和价格竞争加剧因素影响,胶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5%;太阳能电池背板因受单玻组件占比下降和价格竞争等因素影响,背板销售出货635万平米,背板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均下降70%以上。
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开发排名居前的优质客户,稳定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产品订单,保持行业竞争力。加强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的无缝对接,实现客户订单敏捷交付,维护好新材料伙伴合作关系。在维护战略客户晶澳、韩华、比亚迪、国电投、REC、隆基、东方日升等老客户订单稳定基础上,加快下游组件客户协鑫、爱旭、中建材、中润等低风险客户的合作开发,推动公司N型电池封装胶膜产品在行业重点客户的推广运用,同时,拓展国内外透明背板和0BB电池专用网栅膜、一体膜等客户的开发。
国内光伏行业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自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因产能过剩导致的产业链内卷和价格恶性竞争愈演愈烈。针对上述产业链市场变化,公司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积极开展“降本增效”行动,成立公司战略采购委员会,通过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加快物料周转,降低物料成本和资金占用;通过开源节流措施,优化经营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为实现“资金安全、节费降本、风险防控”的企业运营管理目标,提升公司经营资产质量和抵御行业系统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经营发展质量。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具体如:
公司已申请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了以高分子材料博士和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和队伍。遵循人才优先的用人原则,研发部门在现有博士和硕士团队基础上,继续扩展新产品研发团队,提升科创板公司科创属性和公司质量,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达43项。公司根据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市场需求,增加N型高效组件封装胶膜新品开发力度,已取得部分研发成果的有关胶膜和铝塑膜新品研发项目有:(1)XBC电池光伏组件用高效封装膜材开发,完成小中批量试制及客户送样;(2)新型无主棚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无主棚电池片的串片工艺和组件性能研究,已导入客户OBB组件封装和批量出货;(3)N型TOPCon电池封装胶膜及应用方案研究与开发,已导入客户BC组件封装和批量出货;(4)HJT电池用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应用方案研究与开发,已导入客户HJT与OBB组件封装,实现批量出货;(5)动力电池用隔热板铝塑膜的开发,已完成产品定型;(6)适应低温电解液铝塑膜的开发,已完成客户导入和小批量出货。
自上市以来,实控人积极履行大股东责任,通过二级市场开展多次股票增持;公司通过实施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等市值管理措施,展现公司和实控人对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披露《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并实施实控人增持股票,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实控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票280.76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948%。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